2025“传承榜样力量 争做先进表率”先进典型事迹宣传
在省电商的校园里,总有一些身影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用坚守书写着奉献与成长,他们的故事里藏着最真实的感动,也蕴含着最动人的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身边的先进典型,一起感受那份扎根讲台的坚守、深耕专业的执着、关爱学生的热忱,传承榜样的力量,争做先进表率。希望广大教职员工向身边先进典型学习,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以实际行动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管理系教师 清风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谭清风
在经济管理系,有这样一位教师——谭清风,她身兼会计与历史课程教师、幼教214班班主任、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等多重身份,在教育之路上逐光而行。作为会计与历史课程教师,谭清风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突破课堂边界。她组织茶文化分享会、新文化馆与陈家祠参观活动,让学生触摸文化根脉;举办“我讲历史故事比赛”与会计专业“百变数字”竞赛,让知识在实践中生动起来。她坚信“教育不应囿于课堂”,通过多样化活动搭建成长阶梯,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担任幼教214班班主任的四年间,她以“四自”模式(自主管理、学习、运动、竞赛)培育学生,学生在自主成长中收获颇丰,两位同学荣获国家奖学金,她也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谭妈妈”。作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她带领团队以“六五四三二一”为纲,通过阅读分享会、校际交流、案例竞赛等活动助力班主任成长。工作室指导的教师在全省班主任能力比赛中斩获一、二等奖,还建立“谈谭班事儿”公众号、开展课题研究,为班级管理提供智力支持,让班主任的“微光”汇聚成育人“星河”。谭清风以多重身份践行教育初心,用爱与智慧摆渡学生,在育人之路上持续逐光远航。
经济管理系教师李倍丞
烹饪专业教师李倍丞深耕教育四载,以跨界融合为刃,在新茶饮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开拓前行,在烹饪专业(新茶饮方向)建设中,他勇于打破专业边界,与烹饪、音乐、茶学等领域教师携手开启“跨界协同”模式。他带队赴广州茶博物馆开展沉浸式研学,赴深圳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调研,从行业一线汲取养分;在海珠湖大益茶馆校企合作活动中,通过百余次茶饮服务收集市场反馈,校准教学方向。同时李倍丞积极推动“赛教融合”,参加全国调饮师职业技能竞赛广东省预选赛,并斩获冠军。他还牵头举办两届校内新茶饮技能竞赛,联合开发“调饮师”职业技能认证题库,推动学院成为首批调饮师社会认证资格单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李倍丞用心陪伴学生成长。在职业等级证书考核期间,他每日跟进复习进度,重点帮扶后进生,助力全班39人100%通过考证。针对实习就业,他结合行业动态精准引导,班级37人通过学院招聘会入职企业,学生100%上岗。“双百”成果诠释着他的育人初心。
电子商务系教师刘婷青
在职业教育的赛道上,电子商务系教师刘婷青以“笨功夫”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在2024年长达7个月的班主任能力竞赛征程中,刘婷青经历了从学院赛到省属赛再到省决赛的三级跃升。面对高强度备赛,她将专家郝义的国赛标准视为标杆,17版班建方案反复打磨,7遍雕琢班会台词,最终斩获第二届广东省技工院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二等奖。参与跨境电商竞赛时,她从零开始钻研亚马逊仿真平台,与学生停课集训28天,完成23次全真模拟。她本人获职工组三等奖,学生也获得佳绩。刘婷青将一切成绩归功于“团队复利”,校领导的方向指引、部门主任的专业把关、同事们在文稿、视频等方面的支援,甚至AI工具的助力,都成为她成长的支点。正如她所言,教育的动人之处,在于每份坚持都有回声,每次支持都在积攒“成长利息”。
计算机系教师张东霞
张东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教研、学生管理等领域深耕不辍,用实干与温情书写着育人篇章。教学教研中,她聚焦计算机类课程的实践性,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2023年12月她参加第二届全国数据安全职业技能竞赛(二类竞赛)职工组获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2024-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智能体构建与应用赛项(中职组)决赛获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广东省信创大赛”分别揽获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在参加信创大赛时,面对4名参赛学生及自身满负荷教学的情况,她制定“双线集训计划”,线下实操与线上辅导兼顾,常忙至深夜,最终助力学生取得突破。同时,她考取人工智能训练师(二级)证书,撰写2篇教学论文,参与省级和校级课题研究,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学生管理上,作为网络中221班班主任,她心系在外实习的48名学生。面对实习艰辛而萌生退意的学生,张东霞耐心疏导、规划职业路径,助其重拾信心,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后盾。张东霞用责任与热爱,在教育路上步履坚定,为学院发展和学生成长贡献着力量。
办公室科员吴惠怡
在学院的宣传阵地上,有一位用文字与镜头记录校园故事的“赶路人”,她就是办公室的吴惠怡。自2021年9月入职以来,她以细致与创新,在琐碎的工作中拼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作为宣传新手,吴惠怡从零学起新闻写作与公众号运营。面对服务号每月仅4次的发稿限制,她主动提出开通微信订阅号,实现每日更新,让校园新闻告别“攒稿发布”模式。为抓时效性,她深夜联系采访对象补充素材,确保宣传点不流失。为顺应传播趋势,她推动开通视频号,在她与团队努力下,学院视频号5条作品播放量过万,多条作品获省级奖项,其中食品安全宣传视频更在全国1063份作品中斩获三等奖。入职四年,她身兼数职:写过讲话稿、做过会务、执过相机、管过印章,却始终以工作需要为准则。连续两年获评省技工院校优秀通讯员,3篇新闻作品获省技工院校“校园好新闻”奖项,这位宣传多面手正以持续的热情,为校园故事续写新篇。
学生管理中心宿管员张杏彩
张杏彩自2021年到校工作,一直坚守在宿舍管理岗位上,用自己的点滴付出为学生创造温馨、安全、有序的住宿环境。她先后在公寓八、公寓二、公寓五、玉树生活区担任宿管工作,无论在哪里,她都能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学院的规定和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值班期间,坚守岗位,认真巡查每一间宿舍,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问题。当学生宿舍发生临时状况时,她会耐心倾听学生的诉求,为学生排解困难,积极协调相关值班老师,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在过去的几年里,凭借着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不懈努力,张杏彩多次荣获“优秀员工”称号。她优异的工作表现为学院的稳定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
经济管理系教师张珈睿
张珈睿作为经济管理系幼教音乐教师、团总支书记、社团指导老师及班主任,用五年教学生涯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教育交响曲”。在幼教专业领域,她精通乐理、钢琴等多门课程。2023年,她凭借扎实功底,在第七届广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中斩获一等奖。课堂上,她善于运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重拾童心,生动践行着“要了解儿童,先要成为儿童”的教育理念,将音乐课堂打造成发现美、成为美、传递美的舞台。担任经济管理系团总支书记期间,她像指挥家般引领“青春乐团”,让每位学生的独特才华得以绽放。通过生动的团课思政教育与细致的比赛活动指导,她见证着一批批学生的蜕变,诠释着“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的真谛。五年来,在领导信任与同事支持下,张珈睿不断进步,在活动策划与跨部门协作等多元工作中均游刃有余。她正继续以热爱与担当,在育人道路上奏响崭新的乐章。
机械电子系教师杨涛
在机械电子系的教学一线,杨涛用行动诠释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教学工作中,他积极推动教学改革,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提议新增4台工业机器人,增设24个实训工位,有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他引入项目化教学、工学一体化模式,利用假期参与企业实践开发实训项目,让课程内容紧贴行业需求。同时作为数控221班班主任,他也化身“多面手”,用爱心与智慧陪伴学生成长。针对心理评估三级预警的某同学,他持续关注引导一年多,发现其绘画特长后,鼓励参与黑板报设计和CAD竞赛,让学生重拾自信,他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种子,需以耐心等待绽放。他常说,技工教育要沉下心、扎下根,看着学生从生手变熟手,便是最大成就。
计算机系教师黎梓豪
黎梓豪以“务实尽责”为准则,在教学、管理、行政岗位上多维发力,用行动诠释教育初心。作为《物联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核心课程教师,他针对不同学情打造互动课堂。为紧跟技术浪潮,自己考取网络安全管理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证书,主动代表学院报名参加物联网及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方向的职业技能竞赛,斩获物联网方向二等奖、人工智能训练师竞赛三等奖。他将赛事中的实战案例与前沿技术转化为教学素材,更新实训体系,提升课程产业贴合度。在担任物联221班班主任时,黎梓豪秉持“严爱相济”理念,通过健全制度、优化激励机制、培养骨干班委,营造奋进学风。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在其带领下,班级获评“星级班级”,多个宿舍荣获“星级宿舍”。同时他还担任学生会指导老师,策划计算机系3V3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不仅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更锻炼了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促进跨年级专业交流,增强系部凝聚力,他坚信,平凡岗位亦能创造不凡价值。
(供稿:党委办公室;一审一校:刘淑芳;二审二校:邓秀琳;三审三校:林辉)
发布者:吴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