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的历史课:会计学子在千年货币中探寻专业之魂

发布时间: 2025-07-08 09:18:31

来源: 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

阅读:

2025619日,会计231班的同学们在历史教师戴晓君和会计专业教师谭清风的带领下,走进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追溯币海金融史,探寻会计职业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这场博物馆课题将历史知识与会计专业融合,让同学们在货币的千年演变中,深刻理解会计职业的“信”与“贵”,并通过制作文创明信片和研学小册子生动呈现学习成果。

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是广东金融学院重点打造的教学科研实践平台,是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华南地区最大的货币金融主题博物馆,拥有1.3万件货币金融藏品及1700㎡展厅资源。在博物馆的展厅里,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角度探索货币与会计的紧密联系。“货币起源侦探社”从贝币、刀币中解读人类最早的信用符号;“红色账房特工队”从革命时期的账册中,感受会计在历史关键节点的作用;“人民币诞生见证团”则聚焦人民币的设计与发行,理解国家金融体系的演变。同学们穿梭于不同展区,从原始贝币的交换印记,到人民币诞生的历史篇章,再到跨境结算工具的迭代,每一件展品都成为叩问金融史、探寻会计职业根脉的窗口。戴晓君和谭清风老师紧扣“追溯币海金融史,探寻会计职业魂”主题,开展现场教学。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结合实践所学,设计文创明信片和研学小册子,呈现“追溯与探寻”的收获。文创明信片聚焦金融史关键片段:有的展示晋察冀、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货币展区老照片结合文字诉说红色金融里会计监督的使命,诠释“信与责”的职业底色;有的定格第二套人民币“大黑拾”,还原1953年发行场景,挖掘货币稳定背后会计核算的重要作用;还有的以大清银币、古铜钱为载体,用细腻图文传递岁月沉淀的“严谨基因”。

当会计学子从货币的演变中看到自己专业的缩影,这场走进博物馆的历史课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次职业精神的启蒙为他们未来的“金算盘”生涯注入更深远的思考。通讯员:戴晓君;一审一校:杨坤玉;二审二校:邓秀琳;三审三校:张大海


 IMG_20250619_103258.jpg

e9edee66d16a067161622c0dcc605b_origin(3).jpg

WPS拼图0.png



发布者:吴惠怡